- 宿迁泗洪:“绿票”跨“两山” “天堑”变“通途” 2025-03-13
- “低空+”,助力河道巡查有效观察、精准发现 2025-03-11
- 常州全“绿”以赴 “万亿之城”奔跑向“新” 2025-03-09
- 探索绿色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新路径,“生态岛”开出了“致富花” 2025-03-07
- 凝心聚“绿”,连云港海州好生态换来美生活 2025-03-05
- 全域推进生态河道建设 2025-03-02
- 保护修复湿地,太湖这里“湿”意盎然 2025-02-27
- 南通:携手共谱长江口 “绿色发展”协奏曲 2024-11-18
- “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探索互花米草防治 2024-11-04
洪泽湖畔,再现上塘“春风”。2023年,宿迁市泗洪县“创新开展‘绿票’交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做法,荣登江苏省“十佳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创新案例”之首。自2022年江苏省首单“绿票”交易落地以来,该县已进行5笔共116.81万枚“绿票”交易。作为国家首批“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和省级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
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CCSA TC601) 共同组织的2024大数据“星河(Galaxy)”案例评选结果正式发布,无锡市锡山区空地一体数字化治理平台成功获评2024大数据“星河”案例行业数据智能应用专项—潜力案例。锡山区通过数字底座加持,AI算法赋能,结合“一网统管”...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环境美”的底色更加鲜明……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立足“一江一河四湖五山”资源禀赋,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全面推进“532”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常州”,为“万亿之城再出发”汇聚更多绿色动能、增添更多生态底色。阚庆涛 摄常州市公众生态...
近日,江苏省财政下达2023—2024年江苏“生态岛”试验区奖补资金10236万元。记者注意到,不少“生态岛”试验区在生态优先的理念指引下,通过多方探索,蹚出了“生态岛”试验区绿色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新路径。“生态岛”试验区并不是指一个个孤立的天然岛屿,而是指在江苏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重要作用的一块块物种栖息地,位于长江沿线...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海州区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精心勾勒出一幅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美好蓝图,走出一条从生态“高颜值”到生态“高质量”的为民利民之路。每到初冬,许多珍稀鸟类都会接踵而至毗邻主城区的月牙岛,它们用欢快的翅膀为海州的生态环境点赞。海州区将月牙岛与云台山、锦屏山等重要生态空间“串珠成链”,打造云台山“生态岛”...
经过一个多月的整治,泰州靖江市孤山镇石碇港焕然一新,此次整治内容包含河道清杂、施打木桩、河道绿化等。这几天,河道两侧清爽洁净,新播撒的草籽已冒出绿芽。来年春天,漫步石碇港,将会欣赏到水流清清、绿草茵茵的乡村美景。靖江市孤山镇石碇港整治,是生态河道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靖江全市按照“集中连片、生态优先、要素聚集、管护...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占地2.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71%。近年来,公园“依靠湿地,治理湿地”,走出了一条保护和修复之路。太湖湿地科普馆的外侧就是公园水质提升的示范项目,水域面积8050平方米。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徐进参与了这里的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他介绍说:“按照规划调整,我们将它改造成了小微湿地。内含浮...
如何在“一体化”进程中推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如何用“一体化发展”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答卷?长江口城市之间不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跨江携手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整治,取得了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一江清水两岸共治“前面商船,我是长航1509,请你停船,配合接受检查。”7月,在长江下游沪苏管辖水域交界处,来自江苏南通、苏州、泰州...
作为全国互花米草治理的主战场,盐城把互花米草防治作为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沿海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坚持“保护优先、分类治理”的原则,兼顾不同岸线类型特征,努力用最小程度干预实现最大防治效果。必须打赢的战役东台市方塘河口互花米草除治项目除治面积约20415亩,2023年已实施完成。“以前这里长满了互花米草,通过治理,‘...